— 我国儿童少年体能现状
根据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,近三十年来,总体上来说中国孩子的形态发育水平在不断提高,营养状况得到改善,常见病患病率持续下降。但是,孩子的耐力、力量、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,肺功能持续降低,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,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。
许多慢性病趋于儿童化、各年龄段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、孩子体能素质差等现状都敲响了国人的警钟。尽管国家一直强调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,也提出了许多举措,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。这种不利的体质现状也许在某一阶段会得到好转,但总体还呈下降趋势,这显然不符合儿童少年体质全面发展的要求。
儿童少年体质的下降不仅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,还直接关系到我们国民体质的发展和提高,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。
01
体能及其构成
体能,是指人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。人体体能发展水平由其身体形态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三者所决定。其中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;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;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,通常包括力量、耐力、速度、柔韧、灵敏等素质。
人的体能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,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生长环境下也会发生变化。变化的形式主要有自然增长、自然减退和训练增长。儿童、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,随着其生长发育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日趋成熟,各项体能也会相应得到变化。
体能作为衡量可评价人的体质与运动机能能力的客观标准之一,一方面与肌肉工作的效率有关,另一方面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有关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体能与人的健康水平、学习能力、认知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。
02
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
1.良好的体能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,有助于预防伤病,延长运动寿命;
2.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提高机体的学习工作能力、对外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、及后期参加专业比赛训练的忍耐力和爆发力;
3.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利于少年儿童掌握多种运动技能,为升学体能测试或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;
4.良好的体能训练,是体育竞赛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;
5.良好的体能训练也往往是竞技体育最后夺取胜利的奠基石。
03
少儿生理特点与科学体能训练
青少年基础体能训练阶段
应注重发展运动员的全面运动能力,重点是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,全面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。 现代科学体能训练越来越重视协调能力的作用,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看作是发展运动员技术和战术能力的基础。
成长发育中
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适合于某专项的各种形态、生长发育状况、身体机能是不均衡发展和逐渐发展的,某种运动素质在儿童、少年时期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,在某种特定的年龄阶段发展得较快,存在着“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”。
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别,按先后顺序依次为:
速度素质最先,耐力素质次之,力量素质最晚,男女排列顺序基本一致。
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
1.协调性 9~14岁 ;灵敏性 10~15岁 ;
2.耐力男孩13~16;女孩11~14岁
3.爆发力男孩15~17岁;女孩12~14岁
4.反应速度 9~11岁 ;动作速度 13~14岁
5.移动速度男孩 8~13岁;女孩9~12岁
6.力量素质 13~15岁
不同年龄阶段的协调性训练
5~6岁,应使儿童掌握多种基本活动技能,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分化能力;
6~7岁,应教给儿童大量协调能力的基础动作,较全面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和注意培养他们动作的本体感觉能力,如空间感、时间感、肌肉用力控制等;
7~10岁,应加强反应能力和高频率动作能力的训练,并开始发展专项的协调能力,培养他们的节奏感、平衡感、时空感和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,以及培养一些专门的感觉(球感、距离感、器械感等);
10~14岁,应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动作的准确性、思维的合理性、动作变化的速率,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项协调能力,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也应继续发展,从而使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。
同时,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。运动员在同样的体能训练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,不同运动员的恢复也存在一定差异性。一方面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存在差异,另一方面每个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方式、适应程度、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、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控制等都存在差异,训练结束后恢复的速度也不尽相同,因此,还需要结合运动员个体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。